我家东侧四十余公里外,有一片莽莽苍苍的大森林,此地当属闻名遐迩的长白山系的余脉。这里河湖密布,物产丰富,景色格外秀丽,建有颇具规模的红石国家森林公园。
身处祖国大东北的森林公园,其春夏秋冬自有相应的独特风姿,十分契合那首很有名的宋诗:“春有百花秋有月,夏有凉风冬有雪。若无闲事挂心头,便是人间好时节。”在红石国家森林公园,四季的馈赠极其明显:春季山花烂漫,野菜横生,鸟语花香引人争相踏青;夏日白山湖、红石湖、松花江都是避暑胜地,负氧离子满满,暑气在此无处可寻;秋季的红叶是这里的招牌,是旅游中最可人之处。
我们都知道一句老话,“靠山吃山,靠水吃水”。正是这样,“红林”人生活在这片山水世界里,他们得益于大自然的馈赠,衣食无忧。他们享受于大自然的慷慨,并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。
对于冬季有半年之久的东北地区来说,人们最无法割舍的还是冰雪的快乐。当十月末第一场雪飘落的时候,人们便如同迎回久别的老友一般,欢呼雀跃着和雪花共舞。当一场场雪累积起来时,人们索性做了雪道,堆成了小雪山,建成了冰雪乐园,让冰山雪山也变成了金山银山。人们“脑洞大开”,让冰雪绽放出无限生机。走进红石临江小镇,街道两旁不光有人们司空见惯的绿化景观树,更有打扮得妙趣横生的雪人。虽说这些雪人是统一化制作,可每一个都独具特色,看着就让人心生欢喜。这样的景致已成为本地冬天的特色。
因为寒冷的冬天要与我们相伴半年之久,在东北,大家很早就学会了制作各种设备,应对冰雪世界。记得儿时,最典型的雪中交通工具莫过于雪爬犁——套上牛马,上山捡柴火,冬季的取暖有了保障,干起活来热火朝天又有乐趣。而孩子们最喜欢玩的,也是长辈给做的雪爬犁、雪橇等滑雪用具,单个人滑,或者一帮人坐在同一个雪橇上,伴着呼呼的北风和嗷嗷尖叫,一溜烟从村头冲到了村里。这是深印在脑海中的童年记忆,在成人世界,这种快乐真的是久违了。
好在,那天,我和友人来到这距离城里不远的红石冰雪乐园,恍若回到童年。冰雪乐园面积并不大,但设施完备,匠心独具。且看这电动雪爬犁,有四只仿真狗拉的,有坦克模型的,还有雪地摩托。我和友人逐一试驾,顿时开启互拍互闹模式。虽然这些电动设施没有真实的狗拉爬犁带来的那种刺激,但恰恰因为这种新式设备可以自行操控,体验是不同以往的,完全可以依据自己熟悉的程度自由驰骋。
体验爬犁,不过是热身,真正体现速度与激情的还是雪圈滑雪。几年前,我和友人及其来自湖南岳阳的夫人,曾在别的雪场一起玩过几次这种雪圈游戏——那个雪道坡度更陡些,但只有直道。面前的这个弯道很有些过山车的挑战意味。我和在雪山下没上来的小伙伴打了声招呼,让他们拍下我这次“惊心动魄”的挑战之旅。身旁的安全员告诉我把牵引绳放到雪圈中间,坐在雪圈正中后,身体微微后仰,两手握住两个把手。然后他就把我轻轻向下一推,伴着耳畔呼呼的风声,我惊喜不已地喊叫着向下冲去。雪圈在下行过程中沿着雪道左摇右摆,不到两秒钟时间就冲到了弯道处,强烈的惯性把我拽到最高处又迅速拽下来,这种身体和地心引力较劲的快乐,非亲身体验不可描摹。后半程随着坡度的减缓,速度自然是不断降下来,身心在眨眼之间就适应了这种极速体验,真的是放松的愉悦。
可以想象,我不可能就这么滑一次了事。我爬上滑下,童心爆棚。终于,我找寻到了二十多年前儿时的快乐。虽然父亲给我做的雪爬犁,早已不见了踪影,但眼前这些冰雪游戏带给我的欢乐,同样让我流连忘返。
来到冰雪乐园,有了丰富的体验后,我更加深深地体会到,身为北方人,生在和雪常伴的地方,拥有的那份自豪感。相比南方,在冬季,我们的确是有着天赐的幸福。我想,冰雪给人带来的快乐是贯通古今的,是全人类共有的乐趣。它将体育运动与大自然完美地结合到一起,希望更多的人来到这里,一起体验冰雪之乐。
袁恒雷